南臺科大生技系陳啟楨教授傳授南非華僑菇菌栽培技術
成功輔導南非農戶就業及提供更多飲食選擇
2009年南臺科大生技系陳啟楨教授經由南非華僑翁清華先生將食用菇現代化栽培技術引至南非並與南臺科大以簽訂國際產學合作案方式,透過此技術提升當地小農的農業技術,促使食用菇生產達到量產規模及商業化,破除一般人對生產食用菇需要高資本與高專業、重機具及高門檻投資產業的看法,成功輔導南非農戶就業及提供更多飲食選擇。
南非華僑翁清華先生四年前經由陳教授指導,依「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為原則,以台灣食用菇栽培經驗,在南非加以配合當地環境及材料,使用玉米軸芯,不使用木屑,採自然氣候調節方式,不使用空調栽培,符合節能環保為宗旨,成功縮短多種食用菇太空包栽培時間僅3週至一個月,即使夏天也能不用空調栽培杏鮑菇,平均每包產量可達350-450公克生鮮菇,成為南非最具潛力發展東方各種食用菇的小公司。
駐南非代表處徐佩勇大使接受南非最大報"The Citizen"記者訪問時表示,陳教授之新種植技術有利於南非創造就業及提供更多飲食選擇,我國樂於出口此類有利於南非農民及地方經濟之技術。參與企劃的農民可以在自家院子不使用的空間種植食用菇(包括秀珍菇、杏鮑菇、平菇、玉米菇、香菇、木耳等),就像種植普通蔬菜一般簡單。一個車庫大小的地方,可以容納近千個食用菇太空包,農民每個月平均收入是2萬元南非幣(約新台幣7萬元)。報導指出,南非1年生產7萬噸食用菇(主要為洋菇),目前還有12萬噸的需求量(主要為其他各種食用菇),而且逐年增加中。目前公司輔導的白人、黑人及華人業餘農戶各約8人,而黑人參與的農戶已逐漸擴大,未來目標是輔導1000人以上黑人農戶參與食用菇栽培經濟再造計畫,而且可能在五年內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