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產學合作夥伴科技大學 2012年起南臺科技大學連續榮獲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私校最高補助累計4.29億元《2016/2/4》

最佳產學合作夥伴科技大學
2012年起南臺科技大學連續榮獲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
私校最高補助累計4.29億元

101年教育部試辦「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南臺科技大學獲遴選為全國六所典範科技大學之一,而且是唯一一所獲選私立科大,102年再因試辦績效獲教育部肯定,繼續獲選為十二所發展典範科技大學之一。由於計畫執行成效卓越,屢獲教育部肯定,該校「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補助金額逐年增加,從101年的7,500萬,到8,000萬,到9,100萬,今年再度提高為9,250萬元,不僅是今年私校補助最高,累計101-105年補助金額高達 4.295億,亦為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在全國科大中亦名列第五,顯見該校亮眼之辦學績效。

2.jpg

【南臺科技大學連續榮獲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私校最高補助累計4.29億元,圖為南臺科大與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簽約暨聯合研發中心設立」

南臺科技大學創校以來一向以「最佳產學合作夥伴科技大學」自我定位,本著技職教育「多元適性」與「務實致用」之宗旨,致力於以「做中學」方式,為產業培育所需人才。多年的努力終獲業界一致肯定,經Cheers 雜誌調查結果,自98年起連續7年榮獲3000大企業主票選為最愛之私立科大畢業生。自101年執行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四年來,為落實典範科技大學計畫之推動工作,校方積極形塑產學合作校園環境,加強與區域產業之互動,推動各種契合式產業對接人才培育方案,強化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提升師生產學合作量能,縮短學生學用落差,以達到使學生畢業即就業之目標。

1.jpg

【南臺科技大學連續榮獲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私校最高補助累計4.29億元,圖為去(104)年南臺科技大學舉辦2015年典範科大成果展邀請17所高中職師生共享典範果

南臺科技大學獲教育部肯定之績效包括親產學校園環境之建立,透過學校經營管理與制度之改革,從廠商媒合、計畫洽談、合約審查、智財管理、技轉與創業,打造產學運籌與創新育成一條龍之營運模式,提升營運效率。104年度來自企業的產學合作金額較計畫執行前成長了189.14%,技轉金額成長10 倍之多,成效卓著;連結產業需求推動契合式人才培育,替企業培育特定專業人才,例如替產業培育自動化技術人才,航太認證人才,及高階醫療器材設計開發人才等,學生被安排至企業實習,並於畢業後直接就業,成效深獲業界肯定。此外校方更與產業聯合推動深化職業倫理教育,透過16家標竿企業的認同,各公司提供豐富之職業倫理教學資源,使學生藉由來自產業的典範案例學習,充分體認產業對職業倫理的重視,進而自我提升職業倫理素養。

3.jpg

【南臺科技大學連續榮獲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私校最高補助累計4.29億元,圖為南臺科大與日本三重大學跨國合作 共同參加「2015 Ene-1 GP SUZUKA」新世代能源車競賽

在校園國際化布局方面,提升教師全英文授課教學知能,促進學生海外研習與實習等國際移動力,培育國際化人才;聚焦五項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研發,帶動區域重點產業升級轉型,例如協助生技產業聯盟廠商發展國際行銷,與知名機車產業共同開發節能引擎等。此外,因應產業需求與企業合作設立研發中心,共同開發創新技術,例如突破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開發之關鍵技術,眼球手術瞳孔定位技術,皆取得高金額之技轉合約,有效降低企業研發及生產成本。

4.jpg

【南臺科技大學連續榮獲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私校最高補助累計4.29億元,圖為南臺科技大學推動跨校創業風潮舉辦「創新創業推動暨IQ Space成果展」

在深化教師與產業連結機制上,校方推動績優導向教師升等與評鑑制度,引導教師至業界研習與深耕服務並爭取產學合作計畫,有效強化教師與產業之連結,成功導正教師重研究輕產學現象。此外,善用典範計畫建置產學連結建設,包括多功能實習工廠、研發成果試量產測試中心、聯合創新育成中心及校際聯盟商品實作工廠等,提供產業與跨校師生研發與實作空間。例如,該校利用「聯合創新育成中心」之IQ Space空間,提供跨校師生創新創業輔導空間,帶動師生創業風潮,104年度已培育8校14個創業團隊,其中7個團隊已完成公司營業登記;透過策略聯盟之推動,協助夥伴學校建立產學推動機制、產學績效導向之教師升等及評鑑制度,以及技術商品化機制等,發揮典範科大效用,帶動區域其他技職校院發展。

5.jpg

【南臺科技大學連續榮獲教育部「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私校最高補助累計4.29億元,圖為校景

南臺科技大學未來推動重點包括配合政府政策推動生產力4.0,培育跨領域整合型技術人才;持續培養學生跨國移動之能力,提升技職學生之國際競爭力;持續推動知識產業化,瞭解產業需求,透過產學合作、智財管理、技術移轉,推動研發成果商品化,並鼓勵師生以研發成果衍生新創事業;持續深化職業倫理教育;持續強化產學連結建設效益,發揮典範科大之雁行效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