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科技大學舉辦 教育部101年拒毒萌芽反毒宣導服務學習模式巡迴觀摩活動《2012/2/18》


南台科技大學舉辦
教育部101年拒毒萌芽反毒宣導服務學習模式巡迴觀摩活動

南台科技大學辦理教育部101年拒毒萌芽反毒宣導服務學習模式巡迴觀摩活動,來自嘉 義、台南、高雄、屏東、花蓮及台東共56所274位大專院校的學務同仁(軍訓教官、輔導諮商、社團老師)、社團幹部及志工同學、慈濟基金會師兄、師姐,熱烈參加此次研習活動,更顯示各校及社會對『毒品防制』的重視。

1.jpg

南台科大副校長吳新興於開幕致詞時特別提到,台灣目前監獄受刑人有五萬八千餘人,毒品犯達兩萬五千餘人,超過四成,並占所有犯罪案件五成以上。吸毒者往往耗盡家產,並使親人身心俱疲、家庭破碎,乃至於為了購買昂貴的毒品,涉及竊盜、搶劫及暴力傷害,造成難以計數的社會悲劇,是台灣一大禍患的根源。因吸食毒品而入監者,釋放後六個月的再犯率高達八成,因此,毒品及藥物濫用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危害個人健康亦衍生家庭問題與社會事件,甚至影響國家發展。因此,拒毒預防工作是防患於未然,是反毒工作奠基的環節,絕不可小覷,防制毒品入侵校園更是不可怠乎輕視的事,今日南區各大專校院及慈濟志工們能來參加此次的巡迴觀摩,從『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的觀念做起,讓大專校院有志從事反毒教育宣導之人士,觀摩此一反毒宣教作法,深耕在地各級學校反毒、拒毒教育,藉此持續深化、擴展的反毒宣教作法,建立學校及社區反毒觀念,營造無毒家園的生活環境。

2.jpg

接著由慈濟終身志工 王慧玲老師針對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專書導讀-戰勝迷惑撼動人心的拒毒故事_真人真事現身說法,為「解開毒品真相」與「拒絕毒害迎新生」兩大部分。「解開毒品真相」邀請王本榮、蕭水銀、林仁混等知名學者,剖析毒品的藥理學、吸毒者的神經和心理反應。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介紹大量減少因共用毒品針具傳染愛滋病「減害計畫」,並請教育部、法務部專文介紹反毒政策;「拒絕毒害迎新生」單元則有吸毒者、矯正機構主管和教育工作者寫下自己的親身感受。為解開毒源密碼、解構毒品、當毒品來敲門和締造無毒家園四篇報導,細述毒品發展的歷史、其對人體的傷害,以及毒害的防治。

書中並收錄十五篇真人真事,透過更生人的生命故事,一窺毒品吸食者的心理歷程和戒治成功經驗,也從家屬、犯罪受害者及輔導人的不同角度,呈現毒品對個人、家庭與社會的巨大危害。

許多人初次嘗試毒品乃是出於好奇,並不知道只要沾染過一次便會深陷其中。本書以四篇專題報導,十六則生命故事,刻劃毒品對個人、對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危害,足為有心嘗試者的警惕,以及決心戒毒者的指引。

第二堂課程由慈濟大學陳建智博士針對校園拒毒防制教育推動執行模式分享-藉由慈濟大學服務學習模式成果展示_執行方式Demo近年各類新興毒品推陳出新,透過各式各樣管道流入社會,入侵校園,使得拒毒工作日益困難。幸而慈濟大學自99年起自主開發「無毒有我」反毒教材,100年與教育部、法務部共同推動「逆 子」、「破浪而出」反毒宣教影片特映會,引起各級學校重視防制學 藥物濫用議題。為持續建構全國性更加綿密緊實學校反毒教育宣導網絡,教育部101年希望透 過慈濟大學規劃服務學習投入反毒宣教之模式與經驗,辦理全國大專校院的巡迴觀摩,讓大專校院有志從事反毒教育宣導之人士,觀摩此一反毒宣教作法,深耕在地各級學校反毒、拒毒教育,藉此持續深化、擴展的反毒宣教作法,建立學校及社區反毒觀念,營造無毒家園的生活環境。

下午在前新北市 吳豫洲督導以新北市學生校外會推動春暉認輔志工培訓,教你如何向毒品,Say No!的成功案例分享,藉由高中職校輔導的成功個案,做為大專校院防治藥物濫用之參考。

教育部軍訓處王福林處長,在研習活動結束前特別趕到會場,勉勵與會夥伴,若我們的下一代不能成為「勇於承擔」的時代青年,而是「成為負擔」的毒蟲敗類,來迎接二十一世紀的嚴苛衝擊與挑戰,伊於胡底的結局將不問可知,也不由得我們會不寒而慄。而學生藥物濫用之個案輔導,需要極大的熱情,不只在活動期間,活動後的追蹤輔導更需要志工長期陪伴,才不至於像林朝清及蔡天勝師兄一樣,被惡劣的環境影響、引誘,一再的吸毒進出監獄,期望大家回到學校後,透過輔導資源及輔道措施,讓毒品無從校園中消失,創造一個清淨無毒的友善校園及祥和社會,會場在互道加油聲中完成研習活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