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大舉辦2012年通識教育創新教學國際研討會《2012/12/6》


南臺科大舉辦2012年通識教育創新教學國際研討會

 

南臺科技大學主辦「2012年通識教育創新教學國際研討會」,已於11月29日假該校N棟201視聽教室舉行。研討會開幕由盧燈茂副校長主持,邀請大陸學者劉驚鐸主任、孫方良老師、新加坡學者李偉雄執行長、臺灣亞洲大學柯慧貞副校長蒞臨專題演講,與會人員來自中央研究院、各大專校院及本校師生計75名,參與相當踴躍。

2.jpg

第一場次,劉教授就「大陸德育課程實踐模式探索」指出,在文化與價值多元的背景下,學校德育面臨嚴峻的挑戰。他主張生態體驗模式是德育創新的一條進路,透過自然生態、類生態與內生態等三重生態的圓融互攝,教育資源理念得以超越拓展,進而激發生命的潛能,享受學習與職場的幸福。

1.jpg

第二場次,李執行長就「教育心關懷情─透過服務學習的全人教育」指出,服務學習不僅僅是志工活動與社區服務;同時具備「協同合作」、「尊重包容」、「社會正義」、「互惠反思」的特質。服務學習結合專業知能和冒險教育,以問題、需求與行動導向為主,可以豐富學生的經驗,陶塑全人教育的胸懷。

3.JPG

第三場,柯副校長就「通識教育教學創新的省思:從21世紀核心能力培養談起」指出,21世紀大學通識教育貴在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創新突破」的核心能力。鼓勵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服務學習,從做中學習、規劃、反思、關懷與分享,點亮生命的燭光。

4.jpg

第四場次,孫老師就「大陸通識教育內容側重點與形式改革」指出,當代大陸通識教育,側重基礎知能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與人格修養;經由人文和科學精神的融通,陶塑健全人格,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公民。至於形式方面,則揚棄傳統填鴨灌輸式的教學,融通多種生態因子,採用多媒體,組織體驗活動等新形式,提高通識教育的吸引力。

5.jpg

四場專題演講,獲得熱烈的迴響,在座來賓與師生都覺得受益良多。大家對通識教育涵養「博雅精通」、「社會公民」的指標,以及「積極參與」、「親身體驗」、「從做中學習」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領會與期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