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律遇見歌謠─跨領域通識大師演講《2013/11/22》


當法律遇見歌謠─跨領域通識大師演講

南臺科技大學為臺灣技職教育中的典範科大,南臺通識教育中心多年來為拓展通識教育之廣度與深度,藉由聽取各領域專家學者之專題演講,培養學生客觀的視野和開闊的胸襟,使之成為有見識、有氣度的現代優質公民。本學年度第四場通識大師講座特別情商「司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最高法院法官」葉賽鶯女士,以「當法律人遇上歌謠」的跨領域主題,11月21日假E棟13樓國際會議廳,全場坐無虛席,學生聽講反應熱烈,收獲豐富。

3.jpg

於就業市場緊縮的現今,學生們普遍對於未來的工作取向感覺茫然。葉法官以自身的求學、就業、跨領域的經驗與學生分享。求學歷程,就讀?遠鄉村的小學,但因為個性專注,所以學習成績優異。大學時期原本希望就讀文學院,但因父親反對,因此在遵循父命的情況下,最終選填臺大法學院。畢業後到烏來國中擔任一年的教師,可以說由大學畢業後從來不曾失業。

1.jpg

擔任法官的生涯,稟持公平、正義的原則,絕不可偏向任何人。尤其法官所處理的是社會人情問題,因此必須看報、參與社會上的活動,如此判案才不會出現現在所稱的「恐龍法官」之爭議。同時也提醒在坐聆聽的師生,做事一定要能耐煩,對於所有證據所有的細節都要沈得住氣,好好的查證。沈得住氣、耐煩等性格對於任何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2.jpg

由於父親葉俊麟(1921-1988)是臺灣臺語流行歌曲作家,最重要的作品是一《淡水暮色》。葉俊麟的填詞使台灣台語流行歌曲走向更多元而且細膩深刻的風格,作品取材範圍廣泛。早年創作劇本,曾發表處女作《潮流》,後來《皇民道》、《蜘蛛網》等劇本也被「劇作家協會」買下,獲得劇壇肯定。1957 年,葉俊麟發表了詞曲處女作〈秋風落葉〉,其後又陸續完成膾炙人口的〈放浪人生〉、〈舊情綿綿〉、〈男兒哀歌〉、〈快樂的牧場〉、〈異鄉風雨〉等歌詞,好比是《詩經》中的〈國風〉,達到創作的巔峰。

4.jpg

葉法官退休後致力於「文化公益信託葉俊麟台灣歌謠推展基金會」,以過去從事法官的理性結合台灣歌謠的感性,繼承父親的志業,願對台灣社會持續作出貢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