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圖像描繪—職場倫理與工作素養
周燦德講座教授南臺科技大學開講
周燦德講座教授10月21日應邀到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大師演講,以「成功者的圖像描繪—職場倫理與工作素養」為主題,分享九字箴言談自我惕勉,並以13個職場的認知與實踐、2大工作理念和幽默風趣的小故事為證,與在場聆聽者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互勉。

【南臺科技大學盧燈茂副校長(左)致贈感謝狀給周燦德教授(右)】
周燦德教授指出,生活態度及價值觀是慢慢形塑而來,想要成功,必然是生理、智慧、品德等三大生命價值意義俱足。他提醒年輕的學子們:生命的深度、寬度與廣度由自己決定,以職場的認知與實踐切入今日主題,工作理念和案例經驗作為分享,從多則趣味和帶有寓意的故事中,帶領聽講者進入成功圖像的探索領域。他回憶三位成功者-溫世仁用人的五項條件「能、拚、群、樂、責」,陳定南「用心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的做事態度,嚴長壽問年輕人「肯不肯付出,肯不肯學習,肯不肯接受鞭策」,提醒在座學生給自己一個成功的機會,養成「積極正向的思考」、「良好工作素養」,務實地多做一些事,建立正向的心態去面對任何事情和挑戰。

【正修科技大學周燦德講座教授蒞臨本校演講】
閱歷豐富的周燦德教授表示,在職場中符合五好效應,由吸納新觀點並加以演繹運用,並力行實踐去「做」,才能學習到認知的改變、問題解決的能力,於平常與人互動相處的小細節中結合,讓相關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大師講座現場情形】
周教授強調「做『最好的自己』(do my best)比『做得比別人好』(better than the others)還重要」,凡事盡心盡力做好,並相信自己,找尋自我優勢,透過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發展自我,從而實現自我:「山不來,我去」,以創意思考應對事物,以正向思維突破環境困境,珍惜得之不易的資源。
此外,他提到能做大事的人,處理每一件小事十分用心,也要懂得在「20-80法則」──小兵立大功的附加價值理念,與「0-100」──放下紓壓的必修課程二者之中,既將小事做到80分的價值,並在訓練求量或質的思考時,從中尋找平衡點。他說這是處事的永恆不變的價值,也是與養生保健互為表裡的智慧,「態度決定一切」的體會使人印象深刻,鼓勵學生應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並瞭解「為什麼」要這樣做隱藏的邏輯思考,才能用正確的態度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