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客棧的蕭大俠-石雋 現身南臺科技大學
分享胡金銓導演的電影藝術
龍門客棧的蕭大俠-石雋於本(11)月18日駕臨南臺科技大學通識大師講座,介紹胡金銓導演的電影藝術與作品,並與南臺科大資傳系的學生分享拍電影的經驗。

【南臺科大盧燈茂副校長(左)代表學校致贈紀念品及感謝狀給石雋執行長】
石雋生於1936年,本名張石華畢業於國立岡山高農 、台灣大學畜牧系,曾任水電工程人員、化學檢驗員、研究助理等職,1966年在胡今銓力邀之下進入聯邦影業公司初登螢幕便在「龍門客棧」(1967)飾演男主角蕭少鎡,次年再主演「俠女」(1970),成為胡導演的班底 。1979年以「山中傳奇」入圍第1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82年以「大輪迴」榮獲第二十八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現任「財團法人胡金銓導演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致力於胡金銓電影作品之保存及推廣。
2012年獲頒第49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2014年5月16日,因《龍門客棧》修復版入選坎城影展的「經典放映」單元,受邀出席第67屆坎城影展,對胡金全導演的生平及作品瞭如指掌。

【石雋執行長介紹胡金銓導演】
石執行長在講座中提到胡金銓導演自幼在家習古文、愛繪畫,北平匯文中學唸到高二肄業。1951年開始從事電影幕後工作再逐漸參與編劇工作。胡導演第一部戲是「玉堂春」,但是胡導演不喜歡這部戲,因而從不提這部戲。「大醉俠」是胡導演武俠片的濫觴,充分展現獨特的電影美學,開啟當代新派武俠片的潮流,對中國武俠片影響甚鉅。而「龍門客棧」則是踏出成功的一步,獲得高度肯定。
胡導演求好心切、事必躬親,自己畫佈景的草圖,要求佈景、頭套、服裝、刀劍、道具要有高度的逼真感。其次,胡導演的分鏡表很細膩,演員和工作人員拿在手上即能了解導演的創意,但是胡導演還是不厭其煩的親自示範演員的動作,嚴格要求演員表現到盡善盡美。1975年胡導演的作品「俠女」參加第二十八屆坎城影展,獲得「法國電影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李安拍攝「臥虎藏龍」後,曾公開表示看過胡還導演在「俠女」中竹林場景獲得啟示。
石雋執行長提到胡導演投入電影工作,普獲國際專業機構的肯定,1978年英國電影指南選為該年度世界五大導演之一。1985年,受聘於美國加州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中國影視研究組任研究員。1992年,獲香港電影導演會頒贈「終身榮譽大獎」。1994年,香港演藝學院設立「榮譽院士」銜,胡金銓是首位獲頒榮譽院士的藝術工作者。1997年獲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頒贈「終身成就獎」,第三十四屆金馬獎頒授「終身成就獎」。值得有志於戲劇工作的同學,認真研究和學習。
在介紹過胡導演的藝術理念與作品之後,資傳系的師生對石執行長的拍戲經驗頗有興趣,紛紛提出問題請教石雋,石雋都一一回答,毫不藏私的傳授自己的經驗。「蕭大俠」已屆七十八歲高齡,主辦單位為他準備了椅子,他卻能兩眼炯炯有神、精神抖擻的站著講完兩小時,真是老當益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拍武俠片,自然養成健康的身體。講座結束,同學們拿著筆記本和書籍請執行長簽名,講堂頓時變成影星簽名會,為這場通識大師講座增添不少光彩。

【石雋執行長替本校師生簽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