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技大學參加「台灣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
榮獲「潛力新秀獎」 為唯一獲獎學校團隊
南臺科技大學生技系褚俊傑老師與企管系蔡宗岳老師共同指導學生組成創業團隊參加時代基金會主辦之「台灣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研發能力與創業實力受到評審一致的肯定,榮獲生農組潛力新秀獎,成為整場比賽中唯一獲獎之學校團隊。

【南臺科技大學參加「台灣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榮獲「潛力新秀獎」及獎金
萬元等】
「台灣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於2007年該比賽由關心台灣生技產業的產、學領袖大力促成下正式開辦。由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擔任召集人,邀集具備豐富完整的產業資歷、洞察生技產業全球大趨勢的專家,組成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評審團,評選過程公正審慎,2007至2013年之65間得獎企業(前三名、優選獎)中,已有22家登錄上市櫃、興櫃及公開發行,足見此競賽之公信力與參賽團隊實力。戴謙校長表示南臺科大積極鼓勵學生團隊進行創業規劃,此次比賽由生技系褚俊傑老師與企管系蔡宗岳老師共同指導學生蔡朋呈、許育甄、鍾志榮、王雨萱與李冠嘉組成之創業團隊,能夠在如此陣容堅強的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受到評審一致的肯定,榮獲生農組潛力新秀獎,實屬不易。

【南臺科技大學生技系與企管系組成創業團隊榮獲生農組潛力新秀獎之合照(由左至右:鍾志榮、許育甄、王雨萱、蔡朋呈)】
該團隊得獎作品為探討海藻作為植物胺基酸肥料及動物飼料的可行性。微藻是潛在新產品和新用途的生物資源中最重要的一環,微藻中存在著豐富的結構獨特的有機化合物,除了代謝產物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物活性,幾乎所有的微藻皆具有完整的胺基酸組成。該產品致力於開發微藻成為非傳統蛋白質的來源,進行葉面肥料與新型的藻類蛋白飼料之開發,藉由藻胺肥使用自行研發獨有發酵技術-真菌破壁法,提高在淬鍊小球藻成葉面肥的過程中,達成高產能及高蛋白質濃度(高於其他產品一倍之多)具備量產之開發能力。台灣生醫暨生農產業選秀大賽篩選具高發展潛力的生醫、生農團隊,並依其需求,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以協助有效建立高價值的平台技術或產品,進而提升企業永續力,推展具有成為成功投資案例的台灣生技企業。南臺科大能在此次具公信力的競賽中脫穎而出,再次展現該校師生研發與創業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