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改革補助計畫放榜 南臺科技大學表現領先全國
繼102年度超越國立科大獲教育部遴選為通識教育績優學校,南臺科技大學再度展現優異績效,獲得教育部所推動之104學年度技專校院推動通識課程革新計畫補助之總件數,在全國提出申請之56所技專校院中排名第一。

【南臺科技大學榮獲教育部「104學年度技專校院推動通識課程革新計畫」補助,圖為蕭百芳老師(右一)領導的「看見在地文化─翻轉郊商風華」通識課群成果】
教育部技職司於8月19日公布補助名單,本項推動計畫類型分為單門通識課程、通識課群及跨領域課群三類,每校每類至多申請2件。今年首度辦理共有56校提案申請,總收件數168件,其中單門通識課程計畫84件、通識課群計畫42件,以及跨領域課群計畫42件,經評選後計有39校之77件獲補助,含單門通識課程計畫42件、通識課群計畫24件,及跨領域課群計畫11件。

【南臺科技大學榮獲教育部「104學年度技專校院推動通識課程革新計畫」補助,圖為南臺師生於成果展活動中重現起告別藍晒圖快閃活動現場】
南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王慶安主任表示,本校也是全國唯一獲得連續三期全校型公民素養陶塑計畫補助之科技大學,積極推動通識課程改革、通識核心素養融入專業課程,以及社會參與式學習。在本次通識課程改革計畫的評比中,本校依規定上限申請6件,除了有5件計畫獲得補助,表現超越全國技專校院外,在跨領域課群方面也是唯一獲得2件計畫補助的學校,其中由楊劍豐老師領導之「科技倫理與社會企業」跨領域課群,將推動全國首創的專業倫理跨領域共時教學模式,以培育重視跨領域專業倫理的優質職場公民。
此外,由蕭百芳老師領導的「看見在地文化─翻轉郊商風華」通識課群則是去年關注府城五條港文化園區重要文化資產─藍晒圖被塗白事件的延伸,將繼續由看見與發現五條港在地文化出發,以社會參與式學習課程型態為主軸,打破E世代滑手機的宅生活,引導學生走入社區,關懷在地文化,感受在地文化之珍美,進而推廣、保存與翻轉效商的文化資產,讓在地文化注入新生命,而能永續的保存與發展。這些計畫能獲得補助已充分顯示本校重視通識與專業教育間緊密連結已有具體成效,更是公民素養陶塑計畫執行績效卓越的最佳佐證。
南臺科大戴謙校長進一步指出,本校以全人教育為理念推動優質通識教育,近五年來通識中心透過教學卓越計畫、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與公民素養陶塑計畫分工合作,積極推動融入式跨領域學習、職業倫理跨領域學習以及社會參與式學習,這次能在教育部通識課程革新計畫評比中獲得高度肯定,確實再次展現本校推動通識教育卓越化的優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