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技大學舉辦「名人食安講座」邀請譚敦慈女士分享生活中如何「食得健康,食在安心」《2016/1/12》

南臺科技大學舉辦「名人食安講座」邀請譚敦慈女士分享
生活中如何「食得健康,食在安心」

近年台灣食安問題不斷延燒,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因應之道已成為全民關切議題。南臺科技大學衛生保健組舉辦「名人食安講座」,邀請到已故著名食安專家林杰樑醫師的夫人「譚敦慈」女士分享生活中如何「食得健康,食在安心」為此次演講主題。譚敦慈女士現任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護理師,其與林醫師長期致力於宣導正確飲食、防毒養生與各項醫學觀念,是關注臺灣食品安全代表性人物。林醫師猝逝後,譚護理師延續他的精神,接下捍衛食品安全的志業、分享食安的重要性。

1.jpg

【南臺科技大學衛生保健組舉辦「名人食安講座」,譚敦慈護理師(前右三)與王揚智學務長(前左四)及衛保組同仁合影

譚敦慈護理師一開場就說「食安真的很重要」!所以接下來的演講她會老實講,台下響起如雷掌聲。她更語出驚人的說「最毒的是卡路里」,立刻請現場所有人起立自我檢視,問大家是不是都中了卡路里的毒,引發現場共鳴。譚護理師提到最可怕的毒是卡路里,無論是堆積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器官都易導致疾病的發生,呼籲大家要多吃食物、少吃食品與平時多運動,減少毒素的累積。

2.jpg

【南臺科技大學衛生保健組舉辦「名人食安講座」,譚敦慈護理師以走動式演講隨時與聽講者做互動

譚敦慈護理師以多年在毒物實驗室的研究經歷與身為家庭主婦的烹調經驗,不藏私的分享許多食品安全的觀念,例如使用電鍋烹煮食物,不要使用鋁鍋,可使用白鐵鍋代替;加熱豆漿、牛奶,最好使用瓷杯盛裝,減少攝取紙盒所含的塑化劑;每日咖啡、茶等飲料攝取勿超過1杯(240c.c),過量的咖啡因或刺激物質可能產生精神障礙或危害腦部;外食時最好自備餐具,使用市面上的衛生筷,體內易殘留有害的毒素;應少選加工、醃製品與油炸、燒烤、煙燻等高溫烹調食物,多吃天然的食物,日常自己烹調清淡的飲食,可減少肝、腎或其他器官的毒素累積,保有健康的身體。教導大家生活上如何知毒、避毒及如何解毒,希望引領大家減低生活中毒素風險,養成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講座全程譚護理師以走動式演講,隨時與台下聽講者互動,回應大家所提出的有關食安的疑慮,最後她提醒大家網路資訊可以參考,但不必盡信,凡事還是要經過科學驗證才值得採信。

4.jpg

【南臺科技大學衛生保健組舉辦「名人食安講座」,譚敦慈護理師與聽講者及樂齡大學學員合影

戴謙校長非常重視食品安全議題,故校園餐廳衛生管理相當落實,凡食安相關事件要求謹慎處理、主動清查,就是希望南臺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吃的安心、食得健康。衛保組承辦人表示,此次的食安講座訊息一發佈,報名迅速額滿。講座活動由學務長親自到場主持,參加者除了校內教職員生外,還有樂齡大學的學員,以及大餐飲科系學生也一同來聽譚敦慈護理師談食安,聽講者涵蓋各年齡層,整場座無虛席,譚護理師生活化的分享食品安全資訊,說明深入淺出,對於聽者的提問,妙語如珠的回答,引起台下聽眾熱烈回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