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技大學舉辦「海怪出沒注驛市集」 首創全臺以歷史體驗為主的市集《2017/10/26》

由南臺科技大學學生參與鹿耳社區產業活化,舉辦全臺首創以歷史體驗為主題的市集,將於臺南市安南區的鹿耳社區舉辦,現場以巨大且奇特的「海怪」吞噬五分車之裝置藝術十分吸睛,民眾可於10月28日(六)早上9:00至下午16:00至鹿耳社區參加「海怪出沒注驛市集」。

1.jpg

【南臺科技大學副校長李坤崇(左二)與視傳系陳一夫老師(左一)、鹿耳社區發展協會蔡登進經理(右二)及以海怪為裝置藝術之五分車及南臺同學合影】

市集取名「海怪出沒注驛市集」,主因為鄭成功攻打荷蘭人時,原替荷蘭人做事之何斌,向鄭成功獻策可利用鹿耳門水道之潮汐變化,選擇能避開暗礁之航道進入台江內海,以避開荷軍重兵防守之水域,才讓鄭成功能順利登陸攻下普羅民遮城(現赤崁樓)。而在同時期古地圖上,西方人也多以章魚、鯨魚、美人魚等海怪標示出暗礁所在,且鹿耳社區附近水域經考據也為鯨魚埋骨之處,故市集「海怪出沒注驛市集」來命名,藉以連結鹿耳社區曾發生之歷史故事。

2.jpg

【南臺科技大學舉辦「海怪出沒注驛市集」,當天會有 「喵!不讓你回家」實境遊戲讓民眾體驗】

指導老師陳一夫老師表示,此市集是由南臺科技大學視傳系、多樂系與工管系等跨系所的30組團隊中,由鹿耳社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專家所選出最具創意與可行性的團隊,結合教育部及青年發展署資源來落實,用以展現青年社區參與與創新教學的成果,內容以時下廣受民眾歡迎之實境遊戲、桌遊、親子DIY活動及裝置藝術為媒介,讓看不見的歷史於歷史現場活起來,引發更多人對大航海時代台江內海歷史的關注及興趣,在過程中非常感謝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台江國家公園及鹿耳社區的夥伴給予學生之指導,使學生獲得豐富之設計題材及強化歷史考據,一方面協助鹿耳社區產業活化與創新,二方面也展現學校推動創新教學的成果。

3.jpg

【南臺科技大學舉辦「海怪出沒注驛市集」於10月28日(六)實境遊戲之道具-1】

市集以大航海時代荷治至明鄭時期之歷史為背景,那期間古地圖上標示海底暗礁之章魚、鯨魚、美人魚等海怪為主角,透過「海怪列車」裝置藝術、「喵!不讓你回家」實境遊戲、「回守 鹿耳門」桌遊、「捕捉海怪瓶」及「海怪布偶」等DIY體驗,以及運用「歷史履歷」說出社區特產品或小吃背後歷史故事的「煎?.jpg(蚵仔煎)」、「海怪胖麵包」、「什麼魚(虱目魚料理)」等,讓來訪民眾能以吃喝玩樂等有趣的方式,親身體驗在鹿耳社區及周邊地區曾發生過屬於台江內海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

4.jpg

【鹿耳社區為「海怪出沒注驛市集」所特別製作之「海怪胖」限量麵包】

市集社區產業以歷史履歷呈現特產小吃源起,包括臺南市鹿耳社區結合國姓爺傳說之「什麼魚」虱目魚料理、「煎?.jpg」蚵仔煎及「海怪胖」麵包、延平社區於日治時期發展製糖之「金玉滿糖」花生糖及冬瓜茶,果毅社區所在鄭軍屯田柳營之「草木皆兵」草仔粿、草菇,台南市天埔社區「乾味人生」芒果乾及洛神花。此外,本次市集也邀請到鄰近之和明織品文化館,展出結合虱目魚鱗所製膠原蛋白的絲巾,並讓遊客以經典格紋布DIY自己之海怪布偶,以及運動太陽眼鏡大廠華美光學eye視界觀光工廠,來讓小朋友能動手做樂高太陽眼鏡來保護眼睛。

5.jpg

【臺南市鹿耳社區結合國姓爺傳說之「什麼魚」虱目魚料理 將於10月28日市集現場擺攤,以歷史履歷呈現特產小吃源起】

市集活動當天民眾除可用鏡頭捕捉到活跳跳的美人魚及眾多海怪,也能品嚐海怪造型之海怪胖麵包、直接用瓶子捕捉海怪,或自己DIY海怪帶回家做紀念,民眾在市集消費集點後,可獲得海怪貼紙及免費玩實境遊戲,歡迎家長帶著小朋友10/28(六)來到鹿耳社區跟隨海怪體驗台江內海歷史的樂趣。

6.jpg

【指導老師陳一夫(右二)為活動進行引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