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技大學舉辦「在地化vs.多元化的交響」學術暨教學研討會 深化社區營造 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2017/10/26》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延續2014至2016年教師專業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的經驗,辦理2017「在地化vs.多元化的交響」學術暨教學研討會,其目的在推廣與深耕臺南在地文化暨多元文化等通識教育領域之教師專業研究,厚植研究能量;將「深化社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提出研究與教學等方面成果;提昇本校教師得以「厚植文化力,帶動文化參與」的教學與研究計畫水平。

1.jpg

【南臺科技大學舉辦「在地化vs.多元化的交響」學術暨教學研討會 邀請現場與會貴賓及論文發表人合影-1】

文化部近年來開始重視以在地知識為主體的地方學,希望能建構地方知識學習網絡,串連各種地方組織與產業,以作為在地文化種子的培力教學平臺,並鼓勵青年留在故鄉或返鄉來發展。大致說來,乃結合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等各方面資源,達到堅實化在地社區組織的目標。而此發展方向,恰與南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正在推行的「在地文化關懷」核心理念,不謀而合。

2.jpg

【南臺科技大學舉辦「在地化vs.多元化的交響」學術暨教學研討會邀請現場與會貴賓及論文發表人合影-2】

此次學術暨教學研討會,共有六篇論文發表,主題包括以「文學台南‧府城文化」課程為例之課群機制下「共學模組」運作之探析、翻轉郊商風華課程的在地文化教育、日本流行產業的發展過程與文化底蘊、以《三六九小報》編輯洪鐵鑄之儒學研究談地方小報與多元論述,以及論析「五洲新藝園」的傳承與新變、唐美雲歌仔戲等在地藝術,充分展現本校通識教育近年來重視在地關懷的教學與學術研究成果。南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王慶安主任表示感謝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兼國藝會董事蕭瓊瑞教授以〈在地文化中的外來思維──以藝術為例〉為題的專題演講,提示南臺科大未來經營在地文化的重要方向,更感謝劉淑玲主任、鄭道聰委員、顧盼副教授、林國源教授、江寶釵教授與吳明德教授的精闢評論,為論文加值。期盼未來繼續辦理此項學術研討會,進而引領本中心由教學與研究面向,持續推動在地文化關懷行動,落實社會實踐。

3.jpg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王慶安主任致詞】

4.jpg

【通識教育中心王慶安主任(左)致贈感謝狀予劉淑玲主任(左)】

5.jpg

【通識教育中心王慶安主任(左)致贈感謝狀予鄭道聰委員(左)】

6.jpg

【通識教育中心王慶安主任(左)致贈感謝狀予蕭瓊瑞教授(左)】

7.jpg

【通識教育中心王慶安主任(左)致贈感謝狀予顧盼副教授(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