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48年的蛻變成長,南臺科技大學定位為「產業最佳合作夥伴科技大學」,以「教學卓越」及「產學卓越」並重的發展理念,善盡典範科技大學的社會責任,期望未來能夠引領改變技職體系學校的發展方向,提升我國高等技職教育品質與競爭力。雖然面臨少子化,南臺科大仍保持發展量能,並營造優質、舒適的環境空間,讓全校師生在教學、研究、產學等方面進步發展。同時妥善運用教育部各項補助經費來興建本棟高齡服務教育大樓新建工程即爭取新台幣4,920萬元的補助款。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戴謙致詞】

【南臺科技大學高齡服務教育大樓新建工程進行上香祭拜】
依據內政部106年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老化指數六都之中,台北市的老化指數最高,次之為台南市(老人比例佔14%),顯見台南市已然進入高齡社會,是故,南臺科大特成立高齡服務學士學位學程,至今已邁入第三年,希望藉此帶動大學落實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由老師帶領學生去發掘大台南區域內的高齡服務問題,擬定解決方案再結合在地力量去協助解決,讓學生在過程中可充分運用自身所學的服務專業,來參與並服務大台南長輩,讓各區域長輩都能感到南臺科大存在的實質意義,並帶動高齡友善城鄉發展、促進高齡智慧健康照護文化振興,創造在地高齡友善文化價值。

【南臺科技大學高齡服務教育大樓新建工程由主祭者校長戴謙敬獻】

【南臺科技大學高齡服務教育大樓新建工程動土儀式人員(由左至右)合影】
南臺科技大學籌建高齡服務教育大樓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要提升人才、智慧科技研發及樂齡課程服務等領域之教學研究空間,並引進校際及產業合作之量能,培育學生成為業界之菁英。更期藉由此高齡服務教育大樓之建置,以作為高齡福祉服務人才培育與科技研發場域,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

【南臺科技大學高齡服務教育大樓新建工程進行動土儀式】

【南臺科技大學高齡服務教育大樓新建工程進行動土儀式】
本棟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為2301.07㎡(約696坪),一樓設置交流生活廳、養生健康區,二樓設置互動科技區,三樓設置智能生活寢室,四樓設置管理及數據中心,以供產學及校際合作之連結。建築以手護的意象為設計理念,將智能生活納入中心規劃,塑造為指標性之智慧日照中心,亦可成為師生及住民的體驗館。同時為順應校園建築群落配置及學生動線,呼應校園建築紋理,展現校園活力,將校園活動直接引入本建築物。在外觀設計上採南臺科大校園傳統磚紅色系並搭配現代建築語彙,在保有校舍傳統的風格下,以創意創新的設計手法,打造一座兼具傳統與現代科技感的建築,塑造校園的新風貌。且為落實環境教育,讓師生擁有更舒適、寬廣之使用空間外,亦將環保、節能之理念一併貫徹。讓本棟建築有唯一性、創新性與宏觀性之觀感,將可成為未來南臺人共同的驕傲與記憶。

【南臺科技大學高齡服務教育大樓模型圖】

【南臺科技大學高齡服務教育大樓新建工程進行動土儀式全體與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