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技大學「作伙來種田II」-農村在地創生創新農期活動《夏至來收割》歡喜收成《2020/6/30》

繼去年「作伙來種田I」活動迴響熱烈,今年南臺科技大學「城先啟後‧洄稻農村-創生在地實踐計畫」之學生創業團隊「來坐農創工作室」再次與在地「臺南市後壁區頂長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舉辦「作伙來種田Ⅱ-從插秧到收割」,與去年不同的是,在活動中特別融入24節氣的相關農事知識。參與學員在2/22《雨水來播稻》當起新手小農夫動手插秧, 4/25《穀雨巡田埂》親自下田除草、撿福壽螺,於6月中旬最終場《夏至來收割》歡喜驗收成果!

1.JPG

【《夏至來收割》活動現場情形。】

《夏至來收割》活動日期是介於24節氣「芒種」與「夏至」間,「夏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這個時節也代表著南部第一期水稻完全成熟,可以收割,且今年夏至陽光充足雨水豐沛,收割的日期也隨之提前。《夏至來收割》活動以「田埂小教室」拉開序幕,由南臺科技大學工業管理與資訊系曾碧卿老師主持,除了傳遞24節氣相關農業知識概念外,還完整解說稻子收割後的所有後續流程,讓學員從對農事一竅不通的「都市人」搖身一變成了解專業農事的小小「農夫」!此次活動中精采的「稻仔弄花」教案分享,更是佳評如潮,也讓參加民眾對「來坐農創工作室」團隊的用心相當感佩。

2.jpg

【「作伙來種田」從插秧到收割的完整農期活動於6月中旬落幕,南臺科大「來坐農創工作室」團隊與參與的學員大合影。】

收割活動以競賽方式激烈進行,現場氣氛熱鬧緊張,傳統打穀機割稻打粟的體驗,非常難得。現代收割機到場的收割實況,更讓學員完全感受到傳統人工收割的辛勞。早年農村在收割時都會「相放伴」,號召左右鄰居一同協助,然後在收割後,主家會招待協助收割的夥伴一起吃「割稻飯」,充分發揮村民團結合作、互惠互助的精神。本次活動中當然也沒有錯過這精神與肚子都飽足的傳統「割稻飯」!此外,活動中不但可以自己動手做米碗粿,還有舊米「台中秈17號」與新米「台南秈18號」的米碗粿盲測品嚐,非常有趣。製作稻草人時,即使突然下起了「西北雨」,依然沒有阻斷大家的興致!

3.JPG

【「來坐農創工作室」是由一群熱血且富有熱忱的南臺科大工管資訊系同學所組成。】

工管系曾碧卿老師表示,「城先啟後‧洄稻農村-創生在地實踐計畫」為南臺科技大學109年度孵育之USR種子型計畫,配合社區場域例行的農事時間,使學生有機會進入到實際的場域,了解場域的需求與困難,依據學生自身所學之專業為社區盡一己之力,同時培養學生洞悉社會問題的能力,進而對弱勢區域能主動展現關懷的宏觀視野,善盡社會責任,意義非凡。

4.jpg

【南臺科大工管系曾碧卿老師(右)主持的田埂小教室是「作伙來種田」非常受歡迎的單元。】

5.JPG

【活動中帶著學員學習傳統古法製作的米碗粿。】

6.JPG

【參與學員與創意稻草人合影。】

7.JPG

【陽光充足雨水豐沛,最終場《夏至來收割》稻米收穫滿滿,學員開心的手舞足蹈。】

8.JPG

【親子體驗傳統打穀機割稻打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