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部「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再度牽手神農街區博物館住民,舉辦「走入西門:看見神農街風景」BINGO集章活動。為期超過一個月暑期活動自7月26日至8月31日,邀請民眾踏訪昔日府城西門邊境,在歷史與街區風貌中展開一場亦古亦今的文化探索之旅。

【南臺科技大學「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USR計畫團隊攜手神農街區博物館與26家在地店家,共辦「2025走入西門:看見神農街風景」夏季集章活動。當天參與店家合影,串聯西門城牆風景、街區記憶與生活美學,讓地方故事在集章旅途中被看見。圖為參與集章活動的店家大合照。】
活動亦呼應府城建城300年紀念。神農街區博物館坐落於清代五條港商業貿易區,恰位於西門城牆遺跡周邊,亦是本次活動主軸所在。館方特別推出「西門城邊風景展」,重建城牆原貌,讓民眾透過導覽與集章互動,走入現今街區,感受百年風景的流動記憶。
.jpg)
【神農街區博物館推出「西門城邊風景展」,重建清代城牆原貌。民眾透過答題互動獲得集章,實地感受三百年城牆記憶與當代街區交融。】
回顧1725年府城築城之初,西側城垣臨海並無牆體,僅設西門象徵府城邊界,位置約在今日接官亭與風神廟附近。1788年林爽文事件後,改築三合土城牆,西邊城線因地基需求向內退縮,原大西門位置也隨之變動。神農街區博物館正座落在新舊西門交界地帶,因此本次活動也鼓勵店家思考:店內最值得民眾記住的「風景」是什麼?邀請集章參與者認識三百年前的城垣樣貌,也發掘三百年後的西城生活日常。
.jpg)
【民眾挑戰慶餘古物的「看見神農街風景」遊戲,探索芙蓉石貔貅印章等特色古物,發掘店家背後的文化故事與風景意義。】
今年活動範圍除神農街本身,亦擴及民權路街區,並以「有食閣有掠」為主題,結合眾多在地店家熱情響應,推出來店禮回饋民眾。從美食到生活選品,各店準備了豐富獎品,只要進店賞景即可獲得好禮,完成BINGO連線則可參加抽獎,獎品全由店家精心提供。例如今年首度加入的慶餘古物,祭出芙蓉石貔貅印章作為大獎;鯤寶共享文旅送出一晚住宿券;肥貓咖啡則以鮮花點綴的四寸水果蛋糕吸引眼球;袋品牌推出招牌植鞣革牛皮商品,琳瑯滿目的驚喜等待民眾親自探索。
.jpg)
【集滿一條BINGO連線後,民眾將兌獎聯投入摸彩箱,爭取來自在地店家的獨家好禮,延續集章探索的驚喜時刻。】
.jpg)
【民眾手持五條港行號古人商品,在互動任務中解開店內風景密碼,串起舊時商業脈絡與現代街區文化的精彩連結。】
南臺科大校長黃能富表示,文化底蘊USR團隊持續耕耘神農街區博物館,與街區住民建立深厚夥伴關係。繼元宵花燈展後,此次暑期集章活動再度展現社區共創成果,也以實際行動落實世界遺產評選標準5Cs,朝博物館永續發展邁進。歡迎民眾暑假期間走入西門,在集章探索中看見神農街的歷史風貌與當代魅力。
.jpg)
【「走入西門:看見神農街風景」BINGO集章活動DM以清新設計呈現活動亮點,展現南臺科大USR計畫以文化底蘊打造社區探索的創新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