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臺科技大學「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USR計畫協同主持人兼資訊傳播系主任鄭靜怡老師,帶領學生團隊走入西港後營國小,辦理為期兩週的「西遊記之後營取經趣」營隊活動,共計25位小朋友熱情參與。營隊設計結合黏土創作、繪畫體驗及在地踏查等課程,讓孩童以童趣角度重新認識生活周遭的土地與文化。活動亦特別融入由學生團隊與躍演核心藝術家共創的西港共融音樂劇《鯉魚公說我跟我爸很像,我說哪有》中的曲目〈西港,我長大的地方〉,透過唱跳方式,引導孩童以音樂與肢體連結在地記憶,深化文化認同。

【西遊記之後營取經趣合照。】

【練習共融音樂劇舞蹈〈西港,我長大的地方〉。】
「跨樂尬陣」USR計畫以「人才培育」與「在地共融」為雙軸核心,期望學生在參與社區實作的過程中,建立對社會的關懷與文化理解。本次營隊活動即由學生擔任課程設計與教學角色,透過實地走訪、遊戲互動與創意導入,引導孩童認識後營的歷史、信仰與地景,讓地方文化得以從小深耕,逐步萌芽。

【學生帶領孩童參與農會舉辦之活動。】
資傳三乙學生兼營隊總召許哲熙分享:「這次活動真的很有趣,也讓我體會到教學的挑戰與樂趣。要拿捏與小朋友的互動分寸、建立信任感,其實並不容易,但也是非常值得的學習過程。」後營國小學生莊尚恩則表示:「我是從外地搬來後營的,這次營隊讓我更認識這裡的文化,也更喜歡鄉下安靜的感覺。」

【營隊結業式頒獎典禮。】
跨樂尬陣USR計畫主持人徐志杰表示:「透過創作與展演專業學生的引導,在地孩童以活潑方式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也讓學生反思自身專業與社會角色。這正是USR計畫的核心——從共融出發,培育能回應在地需求、具社會意識的新世代人才。

【學生帶領後營國小孩童進行營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