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大通識教育中心舉辦「人工智慧時代跨域教研研討會」:聚焦AI融入人文,推動新時代教學創新《2025/10/23》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大幅提升了「跨領域」教學與研究的可能性。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日前(17日)舉辦「人工智慧時代的跨域教學與研究」學術暨教學研討會,旨在匯聚大專院校教師與專家學者的經驗與智慧,分享AI時代教學創新與跨域研究成果,進一步探索AI技術在教學與研究上的應用潛力。

南臺領航AI教育:以實作平台推動跨域潮流

研討會由副校長王振乾教授致詞揭開序幕。王副校長指出,在「AI百業化,百業AI化」的時代,AI跨域運用已是世界潮流。本校早在兩年前即已投入AI技術研究,校長黃能富教授更以其AI專業,建置「AI Maker 實作型AI人才培育平台」,致力推動AI技術運用於教學實務。本次研討會正是期望透過與會學者的分享交流,為往後的AI跨域教學運用帶來更多助益。

01.jpg

【南臺科大舉辦2025「人工智慧時代的跨域教學與研究」學術暨教學研討會。圖為副校長王振乾教授致詞,強調在「AI百業化,百業AI化」時代,本校致力推動AI技術運用於教學實務。】

專業為體,跨域為用

為讓與會學者獲取更多的教學與研究能量,本次研討會特地邀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陳建良菁英特聘教授,以「專業為體、跨域為用:通識經濟學課程之踐履」進行專題演講。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陳恒安教授則進行「歷史學科的本質與應用」主題座談。兩位教授以不同主題與形式,分享其專業領域於教學實務之設計運用,為與會學者帶來豐富多元的啟發與思考。

02.jpg

【研討會特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陳建良菁英特聘教授,以「專業為體、跨域為用」進行專題演講,分享通識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

04.jpg

【南臺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振乾致贈感謝狀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菁英特聘教授陳建良。】

04.jpg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陳恒安教授進行「歷史學科的本質與應用」主題座談。研討會展現了人文與科技的深層對話,為與會學者帶來豐富多元的啟發與思考。】

05.jpg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藝術組召集人駱育瑄於研討會致贈感謝狀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恒安。】

從文化模擬到歷史教學的AI融合

本次研討會共有五篇論文進行發表,內容高度聚焦AI與人文領域的融合實踐。上午場的論文從能源素養、文化模擬學習、聲景應用等不同面向切入,體現了教育科技融合的廣度與實踐可能。下午場則轉向「跨域歷史教育」,分別探討生成式AI與PBL(問題導向學習)在歷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展現出人文與科技的深層對話。

06.jpg

【研討會現場。圖為與會學者專心聽講,共同探討AI技術對教學與研究的影響與發展,並促進教師們更熟悉AI工具的應用,以推動新時代的教學創新。】

07.jpg

【研討會的論文發表分為上、下午兩場,共有五篇優質論文進行發表與評論。】

此外,另有七篇海報論文發表,題材多元,從AI數位教學關鍵因素、語體風格辨識、文化地圖設計到跨文化課程實踐,充分體現AI融入教育的跨領域趨勢與實務成果。AI不只是工具,更是促進學習思維轉變與文化理解深化的契機。

08.jpg

【學生海報論文展示區。圖為師生代表在現場交流,共同探討AI數位教學的關鍵成功因素、文化地圖設計等多元主題,充分體現AI融入教育的跨領域趨勢與實務成果。】

科技與人文並進,開展未來教育新貌

南臺科大校長黃能富表示,本次研討會不僅體現AI技術在教育現場的創新運用,也揭示教育者在數位浪潮下對教學意義的再思與重構。研討會展現了當前教育界面對AI時代轉型的多元探索與深度思考。學校將持續推動師資更熟悉AI工具的應用,透過AI輔助來推動新時代的教學創新,培育學生的「AI素養」及專業能力,預示未來教育將在科技與人文並進中,開展出更多具啟發性的可能。

Top↑